顶点小说 > 北朝帝业 > 1155 不谋百代

1155 不谋百代


“上党师旅怎可轻动?难道平原王不担心魏军趁机再作攻进?”

当这一消息传到辽阳的时候,营中诸将无不大惊失色,就连一贯老成持重的安定王贺拔仁都忍不住惊声说道,旋即便又望向斛律光问道:“明月你自虒亭东归入都时,敌我情势如何?”

斛律光闻言后便沉声说道:“之前魏军偏师自发鸠山谷进扰屯留,为我所败,之后更顺势反攻沁水,兵抵义宁。当时敌军后路遭扼,进退维谷。但是由于当时虒亭人马物力都未足以发起反击,平原王共我商讨之后,便决定暂时维持现状,由我入朝陈述……”

讲到这里,他便顿了一顿。之前入朝是因为担心二王前往辽阳面圣一事或会引发国中的人事动荡、从而影响到前线战事的进行,可是斛律光自己入朝之后便也一头栽入了这人事纠纷当中,成为了他之前所担心和厌烦的闹事人员之一,这会儿重提旧事,心内便不免有些尴尬。

“当时情势虽有一定的好转,但优势仍然在于魏军。平原王所部师旅勉强维持而已,在魏军新胜劲旅的威逼之下,很难有余力兼顾别方。除非……”

后面的话他并没有继续讲下去,但众人也都有所意会,除非段韶与西魏方面达成某种程度的媾和,使得边境上的冲突矛盾有所缓和、不再像之前那样紧张,魏军也不再限制段韶的行动,所以其人才有余力干涉国中的事情。

但如此一来又衍生出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其人与魏国之间的媾和进行到了哪一步,双方达成了怎样的共识与默契?他如此急于干涉国中事务,立场又是站在哪一边?想要达成怎样的目的?

“平原王既非外邦敌寇,如果边事告一段落,勒兵归国也属正常。前我与论国事,观点多有契合。此番锄奸谏上,因举事仓促,未暇向其请教。平原王若因此见责,我自垂首笑受、恳请谅解。诸位各安所事,不必为此惊疑。”

面对着帐内众将,高演一脸淡然的笑语说道,宽慰众人不必因此过于紧张。

可是当众人放心退下、大帐内只剩下了几名核心成员和亲信的时候,他脸上的轻松淡然便不复存在,转为一脸的凝重忐忑,口中沉声说道:“平原王于诸亲勋当中最为端庄严肃,前于邺都谋事,固然是因为时间紧迫而未暇与谋。但其实也是担心平原王不肯附从此计,以致更生波折。

本以为有外敌牵绊,平原王难能回顾国中,事情从速定势之后再向其请求谅解,盼其能以大局为重,与国中群众深相协和。但今事仍未竟,其便未为通告即引军而来,怕是来者不善啊!”

帐内几人全都与事极深,闻言后也都深深皱起了眉头,片刻后斛律光才又开口道:“若平原王当真是与羌贼暗中谋和之后才得以调兵归国,则其亦居心叵测、非复清白……”

这话说出口后却乏人回应,尽管斛律光说的也有道理,可现在明显不是互相挑错指责的时候。而且就是是要互相指责,终究还是他们犯上作乱的罪名更加。

眼下段韶虽然派兵而来,但总算还没有直接打起勤王旗号,如果不由分说的横加指责,只会将段韶推到他们的对立面,彼此间丧失对话的余地。

眼见众人都是沉默不语,包括作为当事人的常山王也只是紧皱着眉头一言不发,贺拔仁先是暗叹一声,旋即才开口说道:“当下若要应对平原王师旅将至一事,尚有两计可行。一则眼下事情仍然悬而未决,才使诸方仍然人心未定,如果事情从速有定……”

言外之意,现在就是因为皇帝还活着,所以诸如段韶这种掌军大将仍然有些不安分,可如果皇帝死了,那他们考虑到后续的人事局面,想必也会投鼠忌器,不敢将姿态摆的太过强硬。

高演听到这话后却连连摇头道:“不可、不可!当下至尊虽已命悬一线,但上天犹且还未弃之,我又岂任加害啊!”

很多事情人在做天在看,高演犯上作乱固然已经是大逆不道,但他心中还能找到许多借口来宽慰自己,诸如家国内忧外患、太子仁弱之类。

如果别的事情尚可找到理由安慰自己,那么弑君就是他所不愿去触碰的行事底线了,尤其是在皇帝如今性命垂危、随时都有可能去世的情况下。一旦犯下了弑君的罪行,纵然能够获得一个短期的便利,但却需要长久的背负道德包袱并且还要担心后来者效法,代价实在太大。

“如若此事不可,那就只能再次恳求皇太后出面,希望皇太后能够对平原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要在大局渐好的情况下再操戈国中。”

见常山王不肯采纳第一个建议,贺拔仁于是便又开口说出第二个方案。他相信以常山王的才知,不可能没有想到这一方案,只是身为人子却屡屡需要母亲出面犯险、帮助他做此谋逆大事,自尊心作祟之下,多少有些难以启齿,只能从旁人口中说出这一方案。

高演听到这话后便连连摇头,旋即便捂脸叹息,又望着众人开口说道:“难道诸位就没有别的良计进来?皇太后年事渐高,本应高居华堂颐养天年,享受儿孙侍奉,结果却因我等智短、谋事未济,不得已奔劳于途。我身为人子、如何能忍啊!”

众人听到这话后又连连告罪,并恳请常山王以大局为重,不要为了一时的痴孝而放弃解决国中纠纷的良计。皇太后宅心仁厚,为了家国昌盛安宁,想必也一定会不辞辛劳的前往劝说平原王。

在众人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之下,高演便也再次硬着头皮找上母亲讲起此事。

娄昭君在得知此事后也没有让儿子为难,当即便点头应了下来,并且还皱眉说道:“以平秦王宗家耆老、安定王创业元勋,他们都肯鼎力支持我儿得继家国大事,段家小儿还有什么不满?他若不肯罢休、仍待滋乱,我挥杖笞之!”

在面对自家这一干亲戚的时候,娄昭君是有着绝对的心理优势,不同于别人对于段韶的到来满怀忧虑,她对此则是浑不在意,在答应了儿子的请求之后,当即便在一队甲兵的护送下离开辽阳,直向武乡而去。

此时段韶也已经率领后师抵达了武乡,当他得知皇太后竟然将要来到这里,一时间也是大吃一惊,忙不迭外出相迎。当其在武乡北面见到皇太后,便忍不住发问道:“皇太后何以亲行至此?”

“我若不来,难道待在晋阳,远观你自恃强壮欺侮我儿?”

娄昭君没好气的望着段韶说道:“你本有守边的职责,匆匆至此意欲何为?辽阳事情已经有定,不需你再前往滋乱生变,乖乖返回边中守卫,不使羌人再进犯疆土便是大功!”

段韶听到这话后,顿时便紧皱起了眉头,默然片刻后才抬头望着娄昭君说道:“阿姨若是训责晚辈,那我也有良言以劝。自古以来营家治业、长幼有序、主次分明,理不能明、事何能清?皇太后若以尊喻责问臣下,则臣食禄尽忠、天经地义,今我君上遭厄辽阳,自当慷慨赴难,前方纵刀山火海,莫能阻我!”

娄昭君听到段韶这义正辞严、掷地有声的回答,一时间也是愣了一愣,旋即便又沉声道:“常山王此度行事,是受我所允。孝先你既然要忠于你的君上,则元恶便在你的眼前,还不素来诛杀!”

段韶见娄昭君开始蛮不讲理,一时间自是颇感无奈,他抬眼望着这个阿姨说道:“从来成家治业艰难,破家败业却是迅速。皇太后哪怕不体谅至尊维系大局的艰难,难道忍将先帝苦心经营的基业毁于一旦?

齐氏享国未久,君威实未铸造积累的牢不可摧,至尊创业立国之主,若今竟为群竖宵小逼迫至斯,则齐氏宝器更能得谁敬重?恳请皇太后勿为一时之溺爱、损此百代之基业!”

娄氏闻言后便有些羞恼,当即又瞪眼怒声道:“此门是何成色,我不比你清楚?能有今日荣华,已经是苍天错爱,谁又能够料定运势几时转衰?元氏累世名王,犹且不能享国长久,此镇兵之家能有百代天命?

百代也罢,千年也罢,我所能见唯有眼前!要我舍弃爱子去追逐那荒诞的百代基业,当真可笑!你也不必作此慷慨正义姿态,若非私下与羌贼苟合,贼又岂可放你归国?难道你此度入国,便是完全的纯良无私?

孝先,阿姨不是责你私心浓盛、胆大妄为,因为这本就是人之常情。只不过,你有你的权势富贵要索取,我有我的至爱孩儿要守护,咱们姨甥两个何苦互相为难?互相成全,难道不好吗?”

段韶听到这一番话后久久不语,过了好一会儿后才又垂首说道:“常山王之所行事,所将要遭受的刁难波折绝对不止国中。国中群徒犹可从容料理,但是国外的纷扰,尤其是魏国李伯山,他绝对不会放弃这一次的机会!”


  (https://www.2mcnxs.com/html/book/75453/75453888/36539918.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2mcnxs.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2mcnxs.com